丁丁历险记 - 获奖记录
第84届奥斯卡金像奖(2012) 奥斯卡奖-最佳原创配乐(提名) 约翰·威廉姆斯
第69届金球奖(2012) 电影类-最佳动画长片
第65届英国电影与电视艺术学院奖(2012) 电影奖-最佳特殊视觉效果(提名) Jamie Beard
◎译 名 丁丁历险记/丁丁历险记:独角兽号的秘密
◎片 名 The Adventures of Tintin
◎年 代 2011
◎国 家 美国/新西兰
◎类 别 动画/动作/冒险/家庭/神秘
◎语 言 英语
◎IMDB评分 7.7/10 (38,384 votes)
◎IMDB链接 http://www.imdb.com/title/tt0983193/
◎片 长 102 mins
◎导 演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 Steven Spielberg
◎主 演 杰米·贝尔 Jamie Bell ....Tintin
安迪·瑟金斯 Andy Serkis ....Captain Haddock
西蒙·佩吉 Simon Pegg ....Inspector Thompson
尼克·弗罗斯特 Nick Frost ....Thomson
丹尼尔·克雷格 Daniel Craig ....Red Rackham
托比·琼斯 Toby Jones ....Silk
加利·艾尔维斯 Cary Elwes ....Pilot
丹尼尔·梅斯 Daniel Mays ....Allan
托尼·库兰 Tony Curran ....Lt. Delcourt
麦肯锡·克鲁克 Mackenzie Crook ....Ernie
Sebastian Roché ....Pedro
马克·伊瓦涅 Mark Ivanir ....Afgar Outpost Soldier
菲利普·莱斯 Phillip Rhys ....Co-pilot
加德·艾尔马莱 Gad Elmaleh ....Ben Salaad
Sana Etoile ....Moroccan Reporter
Jacquie Barnbrook ....Lady in the Phonebox / Old Lady
Sonje Fortag ....Mrs. Finch
Enn Reitel ....Mr. Crabtree
乔·史达 Joe Starr ....Barnaby
Ron Bottitta ....Unicorn Lookout
Kim Stengel ....Bianca Castafiore
Ian Bonar ....Market Artist
Mohamed Ibrahim Elkest ....Soldier #4
Martin D. Dew ....Park Stroller (uncredited)
Alex Hyde-White ....Stallholder (uncredited)
Sophia Elisabeth ....Woman at the Opera (uncredited)
◎简 介
剧情
《丁丁历险记:独角兽的秘密》是《海盗失宝》的姐妹篇前篇。讲述的是一天丁丁买了一只古老的船模送给船长作为礼物,于是又一次惊险的历险开始了。从一本古老的日记本上他们知道了这艘古老船模的历史。独角兽号隐藏着一个海盗和财宝的故事。在他们的朋友杜邦侦探的帮助下,丁丁,白雪和船长开始去揭开独角兽号的秘密。尽管困难重重,丁丁还是成功了,并出发去寻找红色拉克姆的财宝。
一句话评论
斯皮尔伯格的影片结合了少年的心、艺术家的精明以及电影热爱者的谐趣。
——《帝国》
这是一部回归动作冒险类型的欢闹之作,一次横冲直撞的兴奋之旅,它一定会在全球掀起强烈的飓风般的票房热潮。
——《综艺》
这是一个十分有趣的影片,真正做到了将漫画和“印第安纳琼斯”式的冒险结合在一起,就像一道Hergé(原作者)味的沙司酱。
——《20分钟》
本片是个真正的成功,“丁丁”粉丝们将为之欢呼。
——《巴黎人》
动作戏、幽默对白和悬念从头至尾充满大银幕,影片的配乐也十分激动人心。
——《费加罗报》
斯皮尔伯格的《丁丁》为观众奉献上了一部出色的老派动作冒险电影。影片回归到80年代那种情节激动人心,故事妙趣横生的冒险家旅程。
——《好莱坞报道者》
影片完美再现了《丁丁》这部世界著名的漫画中的世界。
——《ELLE》
幕后制作
影片由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和彼得·杰克逊联手打造,是2011年最受关注的的大制作之一。同漫画相比,电影中杰米·贝尔饰演的主人公丁丁在造型方面没有太大改变,依旧身穿标志性的蓝色毛衣和棕色马裤,只是脚下从白袜换成了黑袜。
本片采用“表演捕捉+CG动画”的方式制作,斯皮尔伯格曾介绍说,之所以没有采取真人演绎的方式是希望“丁丁”能尽量保持原来漫画的独特形象,动作捕捉不但可以保持住丁丁原来的形象,而且结合最先进的动画也能做出相当逼真的效果。据悉,早在《独角兽号的秘密》开拍前,彼得·杰克逊就让威塔工作室制作了20分钟的试验片段,片段里的“丁丁”保持了原作的设计,但看起来并不卡通,细节非常逼真,头发丝、皮肤、衣服纤维都像真人一样。这段试验片段让斯皮尔伯格吃下了定心丸,最终拍板决定开拍“丁丁”。
在整个后期阶段,斯皮尔伯格要随时随地和远在新西兰威塔工作室的彼得联络,以监督整个动画部分的制作。为此,威塔工作室特别研发了一套视频会议系统,让斯皮尔伯格在洛杉矶也能看到一模一样的样片画面,要知道这部值得期待的电影投资高达1亿2000万美元。彼得·杰克逊谈到,“传统表演中,演员要把自己假象成丁丁或者阿道克船长,尽力去靠近角色。但无论如何,他们都无法完全化身对方,总有些不同之处。而通过CGI技术,我们可以还原漫画里的世界,让一切看上去就像把埃尔热(作者)的原图影像化那般。”
此外杰克逊还透露了些关于影片续集的可能性,“我最喜欢的故事是《七个水晶球》,同样东欧和巴尔干半岛那部分的故事也很不错。我看来月球冒险的篇章很适合第三部或者第四部电影,当然如果故事能够继续顺利拍下去的话,我们真的会考虑让丁丁稍微远离“地球表面”,去做一些更大胆的事情。”
从印第安纳·琼斯到丁丁
80年代,第一集《夺宝奇兵》上映在全世界的范围内都掀起了一股“寻宝热”。可是法国人对此却依旧保持自己的文化优越感,他们在关于《夺宝奇兵》的影评里拿丁丁和印第安纳·琼斯做起了比较,就是这篇文章机缘巧合的成为了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开启“丁丁历险记”的钥匙。
斯皮尔伯格回忆说:“1981年,我读了一篇影评,文章里把我拍摄的《夺宝奇兵》比喻作是向《丁丁历险记》的致敬,并提到印第安纳·琼斯的形象源自于丁丁。但事实上,在那之前,我根本没看过埃尔热的漫画,甚至都不知道有丁丁那样一个角色的存在。出于好奇心我立刻让助手去买了几本丁丁的漫画,我记得有一本应该是《七个水晶球》。虽然我不认得法语,但是依靠着图画、人物的表情和动作,我明白了整个故事情节、人物性格,并且还对其中的幽默了然于胸。埃尔热的这部作品真的是太了不起了。
得到创作灵感后,斯皮尔伯格立刻找来他的制片人伙伴Kathy Kennedy,打听要如何才能让这个令他着迷的故事走进大银幕。后者建议道,“去见埃尔热吧。”不幸的是,就在二人会面前几周,埃尔热与世长辞了。幸亏斯皮尔伯格的才华、对故事的理解以及热情诚恳打动了埃尔热的遗孀范妮(Fanny),最终他在1984年就拿到了电影版丁丁的拍摄版权。
或许好事注定要多磨,不久后拍摄计划被“雪藏”了起来,原因和卡梅隆长时间没有拍《阿凡达》一样:技术问题。斯皮尔伯格不清楚自己能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拍一部什么样的丁丁,而且据说埃尔热本人对真人电影或者是动画电影都不是很有兴趣。很显然,那个时候还没有表演捕捉,真人电影和动画之间的鸿沟让斯皮尔伯格裹足不前,陷入了思索。
彼得杰克逊让丁丁复活
1989年,就当斯皮尔伯格认为是时候把《丁丁》带进电影院的时候,影片在剧本方面却出了岔子,据说他非常不满意当年的那版故事,索性放下丁丁,继续去拍他的《夺宝奇兵3》了。以此为契机,翻拍版权回到了埃尔热基金名下。得益于电影人们永不满足的探索,拍摄技术以爆炸的速度发展着,从模型到CGI,从电脑制作到表演捕捉。终于皮尔伯格准备再做一次时代的弄潮儿——2002年他又一次买回了《丁丁历险记》的版权,而促使这个决定最重要的催化剂便是隐藏在制作人员名单上的“秘密武器”——彼得·杰克逊。那时候,PJ刚刚搞完了彪炳影史的《魔戒三部曲》,还没来得及琢磨自己的下一部计划,就被老斯迫不及待的拉下了水。
明眼人都能看出,斯皮尔伯格这笔买卖做得挺好,有彼得·杰克逊鼎力相助,他最担心的技术难题也就找到了出路。至于杰克逊这位奥斯卡大奖在手、电影票房一点也不输老前辈的导演为什么会心甘情愿地为他“打工”呢?俗话说,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事情还要从头说起。
彼得·杰克逊从儿时开始就成为了《丁丁历险记》的超级粉丝,得知斯皮尔伯格拿到电影拍摄版权后,他翘首以待“丁丁”的大银幕问世。只是这一等让时间都蹉跎了——直到自己都拿了奥斯卡,斯皮尔伯格的电影才刚刚有了一点动静,难怪他会有亲自上阵的冲动。另一个让PJ死心塌地的原因在于,能与心目中的偶像一起工作。当年正是因为看到了《侏罗纪公园》里震撼的特效,才促使他走上“技术化拍摄”的道路,并且创办了WETA数码。如今,聊起二人合作的过程,斯皮尔伯格感慨万分,“我和彼得就像两种不同类型的科学家,我们之间不存在攀比竞争或者自满炫耀,而是身处统一战线,去拍摄一部大家都喜爱的丁丁电影。”
走出环球转战派拉蒙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彼得·杰克逊,就当全世界影迷都坚信这对巅峰组合定能够席卷全球票房的时候,握有财政大权的环球影业却产生了一丝犹豫。最终这段发生在开机前夕的小插曲直接导致影片所有权易主派拉蒙。
按照初期预算,《丁丁历险记》总投资高达1.3亿美元,为规避风险由环球影业和斯皮尔伯格一手建立起来的梦工厂两家公司共同承担,当时的梦工厂还隶属派拉蒙影业旗下。而参照斯皮尔伯格以往拍片的惯例,他将拿到影片票房30%的收益。综合考虑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等因素,环球公司在最后时刻决定退出。更戏剧化的是,两个月后,梦工厂和派拉蒙结束了三年风雨同舟的伙伴关系,正式分家。为了保证影片能够在10月顺利开机,斯皮尔伯格打消带着丁丁一起 “出走”的打算,这也迫使派拉蒙在半推半就中承担下了全部投资的重担。
最终开机日期还是被推迟了,环球的缺席导致原定饰演丁丁的托马斯·桑斯特因故无法继续参演。但这么一折腾,却让电影找到了另一家金主,也就是索尼旗下的哥伦比亚影业,公司决定同派拉蒙一起制作并发行《丁丁历险记》大银幕系列前两部。
是动画还是真人
既然要打造不逊于原作漫画的丁丁的故事,那么究竟是采用动画还是真人的表现形式呢?似乎问题又回到了1983年的原点,那个时候斯皮尔伯格就已经在思考电影的模样,多年后这位导演再度陷入了踌躇,他自问道:“我要拍摄一部带有动画狗的真人电影,还是应该拍摄一部纯粹的动画片?”显然这是个两难的抉择,影迷们站在旁观者的角度自然希望看到一部制作精良的真人电影,而漫画迷们则可能更希望看到一部原汁原味,深得埃尔热漫画精髓的作品。
举棋不定的斯皮尔伯格找到搭档彼得·杰克逊商量,希望杰克逊能为他做一只白雪,看看WETA数码做出来的狗会是什么样子。既然老禅师前来“求教”,PJ自然不能怠慢,于是他亲自上阵打扮成《丁丁历险记》里的阿道克船长,与数码技术呈现的白雪上演了一段对手戏。在那段视频里,阿道克船长站在码头上,小狗白雪来来回回的跑动和吠叫,希望引起摄影师的注意。眼看求欢无望,白雪无奈地喝了一口阿道克船长的酒,结果却醉倒,摔进了大海里。
正是这段视频让斯皮尔伯格看到了杰克逊的热情和WETA工作室的实力。最终,他选择了如今最炙手可热的表演捕捉技术来拍摄一部非真人也非动画的电影作品。“选择这种技术,就好像是找准对象,看上去似乎是动作捕捉在求着我使用它一样。我们希望向埃尔热表达心底的敬意,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表演捕捉,是最好的方法和途径了。”
缔造了《指环王》和《金刚》成功的彼得·杰克逊同样充满信心,他觉得争气的WETA有实力能把《丁丁》打造成第一流的表演捕捉电影。杰克逊说:“虽然影片里的角色长着一张卡通假脸,但是他们的毛发、皮肤、表情、雀斑和汗珠绝对可以和真人电影相媲美。我和斯蒂文都不擅长电脑操作,我甚至对于发邮件这样简单的事情都心有余悸。但表演捕捉是一种新的工具,能让我和史蒂文真正走进数码的世界里,制造出真人和动画的混搭,像拍摄真人影片那样去完成一部数码制作的电影。对于这件事情,我很兴奋,那种感觉就好像重新看到了当年拿着8毫米摄影机站在片场的史蒂文一般。”
是电影技术,不是电影类型
现在越来越多的电影采用了表演捕捉技术,甚至有人想当然地把它当做一种电影类型来对待,但是归根结底,这只是一种拍摄技术。就像彼得·杰克逊说的:“表演捕捉是电影工具,而不是西部片那样的电影类型。凭借着这种工具我和斯蒂文可以改变真人电影的拍摄手法和维度,走进电脑创造出来虚拟世界里拍摄一部真人电影。我们可以设置平常的摄影机的角度、控制光源等等,一切的一切都与传统拍摄如出一辙,只不过这个事件发生在虚拟空间而已。”这样的理解也正是“丁丁”背后两位电影人的高明之处。
最新的技术,在技术控的手里往往会成为掣肘,而在故事控的手中则会化为利器。前者,如同泽米吉斯,虽然是动作捕捉技术方面的先驱,但是拍出来的电影,尤其是《贝奥武夫》显得做作和生硬,非要用数码手段去模仿人类,落得不伦不类;后者,如同斯皮尔伯格和杰克逊,只把技术当做一种手段和途径,反而开拓出了一片新天地。片中扮演丁丁的杰米·贝尔说:“我从来没见过表演捕捉能在电影以这样的面目来示众。虽然当年的《极地特快》也是一部非常好的表演捕捉成果,但它却没有带给我如此的感受,《丁丁历险记》是一部把技术和艺术完美结合的作品。”
这么一部依赖于电脑特效的电影,其幕后的WETA工作室自然功不可没。按照拍摄比例,表演捕捉大概占到了整部电影内容的15%左右,其他85%都要依靠技师在电脑上完成。如此计算下来,演员们每表演一帧内容,动画技师就总共要伏案工作5小时才能得到完美的一帧电影画面,这还不包括白雪的戏份——那可是一只完全依靠数码技术制作出来的小狗,没有表演捕捉的成分在内。
回归童心拍电影
回忆起长达六年拍摄经历,不论是史蒂文·斯皮尔伯格还是彼得·杰克逊都有太多故事值得分享。杰克逊讲述道:“电影的过程的确很令人感喟,开始时所有的影像都很粗糙,我们只能慢慢地一点一点地给它加上图层,让细节渐渐丰富起来。正是这样,所以《丁丁》才耗去了我和斯蒂文6年的拍摄时间。不过,在这么长的时间里,我们始终充满了干劲,因为几乎每个星期,我们都能在样片里看到新鲜的东西,看到新的镜头,并且看到画面上的老朋友渐渐变得真实可信。”
而斯皮尔伯格则坦言《丁丁》将改变他今后的工作方式:“拍电影就好比要去掌握自己的天性,拍摄这样一部电影需要的是一颗童心。《辛德勒的名单》的时候,我这颗童心就去休息了,但是到了《侏罗纪公园》和《丁丁》,它又回来了。整个过程里,我觉得自己更像画家,而不是导演。这部电影就像是画出来的一样,而不是拍出来的。”
实际上,影片的拍摄也充满了惊喜与童趣,尤其是演员穿上动作捕捉“工作服”、带上摄影机的头盔并且在脸上贴上密密麻麻的数据记录点之后,在场的所有人都笑喷了。斯皮尔伯格是这样描述的,“我们互相笑了整整十分钟,因为之前从来没见过这样打扮的人。不过随着工作的开始,他们便进入了专业状态,很快就开始扮演起自己的角色来了。我觉得这是所有伟大表演共同的秘密:演员需要用想象力为自己塑造出世界观和人格。而他们的成功与否也就在于想象能力和表现技巧,而不在于穿什么衣服、拍哪拍电影。”
当复古幽默遇上黑色҉电影
《丁丁历险记》的漫画一共有24本,斯皮尔伯格独独从中选出了《独角兽号的秘密》这一本来改编电影。对此他的解释是,这本中丁丁和阿道克建立起了坚不可摧的友谊。改编埃尔热的漫画其实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原作不仅仅描写了丁丁的历险过程,还包含了很多细节、对流行文化的讽刺等。斯皮尔伯格解释说:“埃尔热的漫画中有许多许多的故事延伸出支流情节,这也就使得整套作品光彩照人。所以我们在电影里也讲述了不少主线以往的故事,比如阿道克船长的经历、丁丁冒险前的经历。当然,我们也和埃尔热一样,注意到了影片的节奏和叙事方式,令剧情张弛有度。”
虽然《丁丁》是一个冒险题材,但并不意味着在整整90分钟的电影里,他一直要进行危险工作。“历险记,意味着解开种种谜团,发现到身边的人的真面貌。作为导演,我需要时而不时的给观众一些刺激,让他们得到一些关键性的情报和细节。这是我钟爱的电影结构,好像回到了80年代”,斯皮尔伯格的这番话不禁令人联想到了他的名作《夺宝奇兵》,只不过丁丁的故事有着自己的独特的个性,埃尔热的作品充满了不同于好莱坞的新奇元素。
身为铁杆丁丁迷的彼得·杰克逊认为系列故事里有一种传统的、本分的幽默。他说:“我敢保证,埃尔热是一个20、30、40年代的好莱坞电影迷。他的作品里有股属于基顿和卓别林的幽默味道,我和史蒂文都非常喜欢。所以对我们来说,把这样的幽默感植入到电影中并不是什么难事,它近似于一种默片中的趣剧,而不是那种耍嘴皮子的江湖笑话。”
其实影响影片风格的,可不仅仅有经典默片,因为斯皮尔伯格想把《丁丁历险记》拍摄成一部拥有独特质感的电影——而不是一部复制琼斯博士探险风格的好莱坞流水线产品。为此,他借鉴了黑色҉电影,甚至是大卫·里恩电影中的元素,“《丁丁》的故事和《夺宝奇兵》有些相似,但绝不相同,我无法用对待好莱坞电影的方法来拍摄它。从漫画里,我们能看出埃尔热对黑色҉电影的模仿,比如夜景的描绘和表达,这些内容似乎令我想到了弗雷迪·扬《日瓦戈医生》中的摄影技巧。”
一段伟大友谊的开始
虽然斯皮尔伯格曾经最好的伙伴是乔治·卢卡斯,但这并不影响他再找到一个同样给力的合作者。更重要的是,斯皮尔伯格自己也表示,和彼得·杰克逊的合作是至今最愉快的一次经历。而且他们的这段“亲密”关系还要持续好一阵子,因为在斯皮尔伯格执导完《丁丁历险记》第一部之后,杰克逊将单独执导第二部,到了第三部则索性由这两个在票房和艺术上都有杰出贡献的导演共同携手。
对于两个人的合作和友谊,当事人的说辞可能不足为信,那么旁观者会怎么说呢?由于前期拍摄时,彼得·杰克逊正在新西兰赶拍《可爱的骨头》,无法常常亲临《丁丁》片场,他和斯皮尔伯格就想到一种特殊的方式来交流。演员西蒙·佩吉说:“当时杰克逊在新西兰,我们用iChat联系他,让他看到现场的一切情况。所以只要他想到了什么,就会通过扩音器说出来。一开始,他的这种突然的开腔会把我们吓一跳,但是后来就习惯了。斯蒂文和彼得合作得很好,两个这么大牌的导演能如此合得来还真是少见。我们最初也猜测他们的自尊心是不是会发生什么冲突,后来发现担心都是多余的。伴随着《丁丁历险记》的完成,套用一句《卡萨布兰卡》里的台词,他和彼得·杰克逊之间的一段伟大友谊即将开始。”
Technical Info
引用:
DISC INFO:
Disc Title: ADVENTURES_OF_TINTIN
Disc Size: 39,396,940,998 bytes
Protection: AACS
BD-Java: Yes
Extras: Blu-ray 3D
BDInfo: 0.5.8
PLAYLIST REPORT:
Name: 00016.MPLS
Length: 1:44:52.411 (h:m:s.ms)
Size: 36,325,871,616 bytes
Total Bitrate: 46.18 Mbps
VIDEO:
Codec Bitrate Description
----- ------- -----------
MPEG-4 AVC Video 24968 kbps 1080p / 23.976 fps / 16:9 / High Profile 4.1
MPEG-4 MVC Video 10340 kbps
AUDIO:
Codec Language Bitrate Description
----- -------- ------- -----------
DTS-HD Master Audio English 4955 kbps 7.1 / 48 kHz / 4955 kbps / 24-bit (DTS Core: 5.1 / 48 kHz / 1509 kbps / 24-bit)
Dolby Digital Audio English 640 kbps 5.1 / 48 kHz / 640 kbps / DN -4dB
Dolby Digital Audio Chinese 448 kbps 5.1 / 48 kHz / 448 kbps / DN -4dB
Dolby Digital Audio Chinese 448 kbps 5.1 / 48 kHz / 448 kbps / DN -4dB
Dolby Digital Audio Thai 448 kbps 5.1 / 48 kHz / 448 kbps / DN -4dB
Dolby Digital Audio English 640 kbps 5.1 / 48 kHz / 640 kbps / DN -4dB
SUBTITLES:
Codec Language Bitrate Description
----- -------- ------- -----------
Presentation Graphics English 32.031 kbps
Presentation Graphics English 35.554 kbps
Presentation Graphics Indonesian 33.143 kbps
Presentation Graphics Indonesian 34.337 kbps
Presentation Graphics Chinese 22.610 kbps
Presentation Graphics Chinese 30.042 kbps
Presentation Graphics Chinese 25.414 kbps
Presentation Graphics Thai 22.676 kb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