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DB:9.20分

UHD-芙蓉镇【164分钟完整版 4K-UHD ISO原盘DIY 简繁四字幕 保留Dolby Vision】1986年上影厂1986年摄制的剧情片,谢晋执导,刘晓庆、姜文主演,该片根据古华的同名小说改编,讲述芙蓉镇上的女摊贩胡玉音靠劳动致富,却在从“四清”到“文化大革命”的一系列政治运动中饱受迫害,她与“右派分子”秦书田在共患难的过程中产生真挚爱情,共同迎来拨乱反正的时刻。该片将道德批判与历史批判融为一体,以人物命运的变迁,传达出深广的社会内涵,揭示了极左路线给人民造成的灾难,富于人道主义精神。

英文名称:Hibiscus Town 1987 CHN Collection Edition UHD

☉编号:81-258
☉导演:谢晋 Jin Xie
☉主演:刘晓庆、姜文

80.49GB 片子时长
  • 豆瓣链接:
  • 其他相关链接:
  • IMDB链接:

 

 

1986年上影厂1986年摄制的剧情片,谢晋执导,刘晓庆、姜文主演,该片根据古华的同名小说改编,讲述芙蓉镇上的女摊贩胡玉音靠劳动致富,却在从“四清”到“文化大革命”的一系列政治运动中饱受迫害,她与“右派分子”秦书田在共患难的过程中产生真挚爱情,共同迎来拨乱反正的时刻。该片将道德批判与历史批判融为一体,以人物命运的变迁,传达出深广的社会内涵,揭示了极左路线给人民造成的灾难,富于人道主义精神。

 

 

◎译  名 Hibiscus Town
◎片  名 芙蓉镇
◎年  代 1987
◎产  地 中国大陆
◎类  别 剧情 / 爱情
◎语  言 汉语普通话
◎上映日期 1987-03-05(中国大陆上海首映)
◎豆瓣评分 9.2/10 from 112385 users
◎豆瓣链接 https://movie.douban.com/subject/1297880/
◎片  长 164 分钟
◎导  演 谢晋 Jin Xie
◎编  剧 阿城 A Cheng / 谢晋 Jin Xie / 陈敦德 Dunde Chen / 古华 Hua Gu
◎主  演 刘晓庆 Xiaoqing Liu
      姜文 Wen Jiang
      郑在石 Zaishi Zheng
      张光北 Guangbei Zhang
      徐松子 Songzi Xu
      祝士彬 Shibin Zhu
      刘利年 Harrison Liu
      姜友石 Youshi Jiang
      麦文燕 Wenyan Mai
      徐宁 Ning Xu


◎简  介

  本片分上下两集,讲述了位于湘、粤、桂三省交界处的芙蓉镇上,人称“芙蓉姐”的漂亮女人胡玉音(刘晓庆)在“四清运动”及“文化大革命”中的遭遇。1963年,凭着热情周到的服务,胡玉音与丈夫桂桂(刘利年)经营的米豆腐摊子前渐渐成为早市上最热闹的一道风景,加上夫妻俩省吃俭用,手中积攒了一 笔数目可观的财富。镇党支书也是胡玉音干哥的黎满庚(张光北)、粮站主任谷燕山(郑在石)及乡邻们都为他们高兴。当他们盖好新房准备日子更上一层楼时,迎上“四清运动”,一直嫉妒胡玉音的原国营饮食店经理、今县商业局科长李国香(徐松子)与二流子王秋赦(祝士彬)联手,趁机将她定性为“反革命五类分子”中的“富农婆”,将之派去与原县文化馆馆长、今被人称作“秦癫子”的“右派”秦书田(姜文)一起清扫大街,桂桂身亡。运动中黎满庚昧着良心将胡玉音背叛,谷燕山则一直以老革命军人的标准诚实做人。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世道的荒谬从不停调换角色的李国香与王秋赦两人身上便可窥见。一起扫街时,胡玉音将自己的悲惨遭遇归罪于秦书田,后者曾在她与桂桂成亲之时唱了后被认为反革命的贺喜歌、在她新房子建成之时写了后被认为反革命的贺喜联。对于胡玉音的怨恨,秦书田并不多做辩解,相反时常暗中将她帮助。慢慢地,两人生出感情,计划着成为一家人好好生活,但前路充满血风腥雨。而在他们最艰难时,谷燕山从没忘伸手一帮。

 

幕后制作

投拍过程

1981年,古华的长篇小说发表后引起广泛关注,北京、长春、广西等地的电影制片厂都有意将其搬上银幕 [16]  ,北影厂准备让王好为执导,刘晓庆主演,但剧本没能通过。北影厂另一位导演水华也十分愿意拍摄该片,但北影厂却没有同意。由于种种原因,这些拍摄计划最后都搁浅了。1985年,经陈荒煤穿针引线,在上影厂厂长徐桑楚支持下,谢晋顶着各种流言,决定投拍《芙蓉镇》。


创作初衷

谢晋认为文革结束已近十年,中国正处于一个伟大的时代,到该出“大作品”的时代,而《芙蓉镇》提供了拍摄一部深刻影片的可能,他希望把影片拍成既有教育作用、娱乐作用,又有美育作用、反思及警世的作品,也希望能通过该片令自己的艺术风格有所突破和创新。因此,在编剧的人选上,他没有找合作过多次、彼此非常熟悉的李凖,而是选了比自己低一辈的作家阿城。为了使剧本更加完善,制作方特意在长沙召开了《芙蓉镇》改编学术讨论会,与会的陈荒煤、李陀、徐桑楚、许鞍华等电影艺术界人士,在招待所里足不出户呆了七天,为改编出谋划策。


外景选择

为了找到合适的外景地,该片副导演、美工师一行人历时一个多月搜遍了湖南、广西、贵州、四川等五省一百多个村镇,行程一万余里,连古华的老家湖南嘉禾也去了,却没找到理想中的“芙蓉镇”,只筛出三个地方由谢晋挑选,分别是:怀化的黔城镇、湘西的吉首镇、永顺县的王村镇。1985年12月底,谢晋带着摄影师亲自到湖南勘景。前面两个景点都被摄影师否定了。而谢晋被王村的石板路、吊脚楼以及溪水峰峦吸引,选定那里作为“芙蓉镇”的外景地。


布景制作

该片的内景戏是在上海电影厂摄影棚内拍的,为了保护内外景统一,胡记客栈、秦书田家、五爪辣家等所用木料都是从外景地的旧房子上拆下来专程运到上海的。为了让胡记客栈天井里的一块石板具有自然光滑的质感,使雨水打在上面能发出特殊的音韵,置景工人打磨了十几天。


上映风波

1987年春节前夕,《芙蓉镇》开始在上海、北京等城市进行试映,随着试映范围的扩大,关于该片的非议也越来越多。有人认为这部影片是在给社会主义抹黑,主张马上禁映。为了避免引起麻烦,在试映前后,谢晋对片中一些镜头进行了处理,比如片中原有秦癫子高唱“大海航行靠舵手”被减掉,疯人背毛主席语录的片段则换人重拍。虽然该片得到上海电影局支持,但是,在北京举办中国电影回顾展时,上海选送的《芙蓉镇》却被“枪毙”了。谢晋一度非常担心影片无法正常公映,或者会被剪得面目全非。后来,影片虽获准在全国公映,但在上海办首映式时,有关部门却阻止主演刘晓庆、姜文出席。而且,影片也被禁止参加国外影展。谢晋又到中宣部辩理,终于得到国外放映的许可。


影片评价

正面评价

《芙蓉镇》将道德批判与历史批判融为一体,以人物命运的变迁,传达出深广的社会内涵,揭示了极左路线给人民造成的灾难,富于人道主义精神。影片继承和发展了中国现实主义电影的优良传统,取得了雅俗共赏的社会效果。刘晓庆在该片中以独特的生活感受鲜明地塑造了小镇劳动妇女胡玉音的动人形象,对于角色在十年间心理情感的跌宕和人际关系的变化,体现得细腻而富于层次,感染力强。徐宁以严肃认真的创作态度创造了一个富有艺术魅力的农家妇女“五爪辣”的形象,把角色的复杂心态传达得淋漓酣畅,分寸适度。《芙蓉镇》中的美术设计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制作上精益求精,富于岁月感和沧桑感,为人物的活动提供了真实可信的环境空间。(第七届中国电影金鸡奖评委会评)


该片虽以一个时代的历史为背景,但它无意写成一部史诗式作品,无论从作品主线还是从其容量来说,仅仅只能反映当时一个生活侧面。因此也就不必从什么史诗的角度来要求它对那段历史做出宏观的兴刻反映。与《天云山传奇》相比,它在主题的开拓上、在艺术表现上都有了更新的进展。它通过一个个富有个性色彩的人物,使人们看到了极“左”路线的危害,不但在政治上、思想上、生活上造成了破坏,而且渗透到人们的心灵,使人性受到了扭曲。它既描写了李国香这样践踏别人又自我践踏的人物,另一方面又描写了胡玉音、秦书田这样虽被践踏但生命之火不熄的小人物,他们与李国香的对立显示了人性与反人性的搏斗。更主要的是,影片写出了胡、秦内在的坚韧精神和扑不灭的人性火焰。当李国香不敢爱,只能亵渎爱时,秦书田与胡玉音却敢于爱,不怕坐牢也要爱,最后终于得到了真正的爱。这种深沉的爱的礼赞正是响彻在《芙蓉镇》中强劲而动人的旋律。(原中国电影评论家学会名誉会长梅朵评)


这部影片具有对新中国电影史来说的里程碑意义,也是世界电影史中一部不朽的杰作。其对文革悲剧进行人性反思和批判的力度是尖锐犀利的。该片的构思可以说伴随着20世纪80年代中国知识界文化界集体开始以人道主义结合社会政治角度反思国家历史的思潮。它将道德批判与历史批判融为一体,反思社会、警醒世人的背后亦贯穿着对美好人性的赞颂和强烈的人道主义精神。(网易娱乐评)

 

反面评价


《芙蓉镇》是一部优秀的影片,但从该片中可以看出谢晋电影的某些局限性,比如道德批判重于历史批判。该片给人的感觉似乎芙蓉镇是被李国香、王秋赦一群坏人给搞坏了。这种道德善恶的判断影响了历史反思的深度。导演对于道德批判过于热心,就容易把观众对于芙蓉镇的社会悲剧的思考引向对于个别恶人或恶行的道德谴责。影片把对秦书田的同情写得让人动容,但如果把这种同情扩大到对于秦书田“像牲口一样活下去”的人生态度的肯定,就将堵塞历史批判向纵深发展的道路。也就是说,该片缺乏对于知识分子自身文化心理结构的反思,缺乏历史思考的深度。(中国电影评论学会秘书长陈剑雨评)

 


◎获奖情况

  第7届中国电影金鸡奖(1987)
  最佳故事片
  最佳导演(提名) 谢晋
  最佳编剧(提名) 谢晋 / 阿城
  最佳男主角(提名) 姜文
  最佳女主角 刘晓庆
  最佳男配角(提名) 郑在石
  最佳女配角 徐宁
  最佳美术 金绮芬
  最佳音乐 葛炎
  最佳道具(提名)

  第10届大众电影百花奖(1987)
  最佳故事片
  最佳男演员 姜文
  最佳女演员 刘晓庆
  最佳男配角 祝士彬